【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中国版量化宽松再度重启,数万亿资金救城投债,谁有可能成接盘侠

继内蒙古的663亿再融资债券发行之后,天津的210亿再融资债券继续获准发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种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的发行可能很快就要在全国多数地区展开,预计融资超1.5万亿以上,主要向有地方债暴雷风险的地区倾斜。

这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第四次量化宽松开始重启,态度明确的开始救助各级地方政府的地方债和城投债,那我们的地方债真的到了非救不可的地步了么,如果救的话,仅靠这种发行债券的方式就能救过来么,下面我们就从不同角度来看一下。

中国版量化宽松

首先,所谓再融资债券是指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具有特殊用途的地方政府债券来替换之前的隐藏于城投公司的隐性地方债。现在各级地方政府几乎都成立了城投公司。

虽然城投公司是公司性质,并不是政府机构,但本质上来讲,城投公司就是政府的资本运作平台,说得更通俗点就是城投公司的基础功能就是帮助各级地方政府利用手中的国有资产来进行融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城投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地方政府债,只是这种债务不在政府的报表中而已,常常以无法精确统计的隐性债务形式存在。

债券融资

而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共发生过三次明确的政府再融资,它们分别是2015-2018发行了12万亿再融资债券,2019年发行了近1600亿再融资债券,2020年发行了1.1万亿再融资债券,而中国的多数城市是没有什么特别明显支柱产业的,过去之所以能够实现高速发展,就是得益于过去三十年房地产的高速发展,而城投公司手里的多数资产都是土地之类的资产,随着近两年房地产的低迷,城投公司的资产也在贬值,而这类资产一旦贬值,则意味着融资和还款就会困难,甚至不排除暴雷的可能,所以,在极端情况下,是有必要来救助一下的。

地方债高企

其次,说到中国版量化宽松,其实现在出现了一个非常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随着人民币的超发,我们的经济不仅没有出现预期的通胀高速发展,而且还发生了一定的通缩,这与美国超发美元所引起经济高速发展和通胀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称之为中国版的量化宽松,而超发的货币之所以没有引起经济快速复苏和通胀发生发生,这里的核心原因是我们超发的货币当中的绝大部分并没有进入实体和老百姓手中,而是被拿来借新还旧了。

城投债

我们都知道,债务不会消失,只会转移,那从这个角度来看,避免城投债和地方债暴雷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用超发货币的方式淹没债务,另一个则是无限期推移债务,从法律形式上不让债务暴雷,而中国版量化宽松就是二者都在做,中国不仅超发了世界上最多的货币,而且我们还在用我们特有的政治体制将债务无限期往后推移,比如贵州即将暴雷的地方债解决方式就是将债务展期20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这种化债模式也许只有中国这种特殊的体制能够做得到。

超发货币

最后,至于谁最后会成为接盘侠,这就需要我们先了解下城投债的融资渠道,一般来说,城投债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银行贷款,发行城投债券,非标渠道融资,其中,银行贷款是最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占比约为50%,其次则是在银行间,证券交易场所发行城投债,占比约为40%,最后是在诸如信托,融资租赁公司,财富公司方面融资,占比约为10%。

谨慎购买理财产品

从风险角度来看,银行贷款几乎没有太大风险,因为至少有很多实打实的资产抵押物,而发行融资债券的风险虽然比银行贷款大一些,但这个债券有政府背书,可以不断借新还旧,风险也没有想象的大,这里风险最大的就是非标融资,也就是各种理财公司做成的卖给投资者的高利息金融理财产品。

比如最近暴雷的中植系财富公司,恒大系财富公司,新华系信托公司等等,所以,即便是想买理财,我们至少也要选择具有国资背景的金融公司,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从各种民营理财公司购买产品的人群特别容易成为最后的接盘侠,甚至血本无归。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